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高度口头沟通焦虑的一项是( )。
A.小强生性腼腆,说话声音很小,每次和陌生人谈话都会脸红
B.马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讲什么
C.秘书小李在工作中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减少口头沟通
D.赵师傅因为紧张无法与人面对面交流,多次换工作,最后做了锅炉工
1.【答案】D。解析:高度口头沟通焦虑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扭曲其工作的沟通需求,以使沟通的需求减至最少。A、B、C三项并没有对其工作的沟通需求作出改变,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D项赵师傅多次换工作就是为了使沟通的需求减至最少,属于高度口头沟通焦虑。故答案选D。
2.蔡戈尼效应:指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有较好的记忆效果的现象,1927年由德国心理专家蔡戈尼在记忆试验中发现。
下列属于蔡戈尼效应的是( )。
A.妻子为使爱睡懒觉的作曲家丈夫起床,在钢琴上不停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
B.温故而知新
C.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多难,小李都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从不半途而废
D.小李看一本书的时候,总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就会针对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作出取舍
2.【答案】A。解析:蔡戈尼效应的定义要点是: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有更好的记忆效果。B、C、D均不符合这一定义;A项中作曲家对于妻子未谈完的乐曲,印象深刻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是典型的蔡戈尼效应。故答案选A。
3.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指思维者在思维过程中,打破常规,逆转思路,向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向思维的一项是( )。
A.猫天生就是捉老鼠的 B.画饼充饥
C.司马光砸缸 D.把梳子卖给和尚
3.C[解析]A项“猫天生就是捉老鼠的”属于人们的一种定向思维,没有“打破常规”,故不属于逆向思维。B项“画饼充饥”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不属于思维方式。C项“司马光砸缸”,一般情况下,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属于典型的逆向思维的应用。D项“把梳子卖给和尚”不涉及“向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它属于突破了“梳子—头发”这一线性思维模式,实际上属于发散思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4.符号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同时也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符号消费的是( )。
A.大张和小伟结伴去背包旅行,小伟买了个专业登山包,大张随便背了个包就去了,结果被小伟嘲笑了一通
B.面点师小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知名的蛋糕店点上几份甜品,并且花上几个小时仔细品尝
C.某甜品店最近生意火爆,顾客都指明要该店新推出的一款特色饮品
D.老李退休后非常注重养生,买了一大堆的保健品
4.A[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是“意义”和“内涵”。A项,小伟和大张的包都能够满足旅行的需要,但小伟嘲笑大张的包,说明他购买专业登山包,主要是消费它所代表的时尚、档次等“内涵”,并不是在于包本身,因此符合定义。B项,小金作为面点师,去仔细品尝知名蛋糕店的甜品,是为了改进、提高自己的手艺,而不单纯是为了消费,因而也就更谈不上是符号消费。C项,顾客购买新推出的特色产品,针对的是产品本身。D项,老李购买保健品是出于养生的需求,他消费的也是产品本身。
5.给付之诉是指对被告享有给付请求权的原告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向自己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要求法院确认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区别在于:当事人只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直接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确认之诉的是( )。
A.刘某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赵某的学术论文有多处抄袭,赵某找到刘某理论.并要求其赔礼道歉,被刘某拒绝。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王女士为了侄子能够就近上学,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房屋登记在哥哥名下。哥哥起诉离婚时,将该房屋列为婚后财产,王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
C.周女士婚后经常与丈夫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了两人的感情,遂提出要与丈夫离婚,丈夫表示不同意。周女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
D.张医生在儿科病房的走廊处发现一身患重病的婴儿被父母抛弃,张医生找到婴儿的父母,但父母仍旧拒绝抚养婴儿,张医生以遗弃罪将婴儿父母告上法院
5.【答案】B。解析:确认之诉的定义要点为:只要求确认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要求判令某种支付。A项要求停止侵害和赔礼道歉、C项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均要求法院进行判令,不符合定义;D项状告弃婴父母。也不符合定义。B项“确认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6.常玩微信的人,对这样一类微信号肯定不会陌生——它们以“救死扶伤”为重任,以公众“健康长寿”为目的。以克服“疑难杂症”为追求。在它们的微信里,一些普通的药材焕发了“新春”,一些常见的食物变成“神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药企业仿佛有“华佗再世”的神奇。在这样的养生帖里,它们的语气很硬朗,态度很坚决,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让不少微信用户沦为它们的“忠实粉丝”。
作者对于“微信养生帖”的态度是:
A.有所保留 B.不以为然
C.不置可否 D.比较赞同
6.【答案】B。解析:由“一些普通的药材焕发了‘新春’,一些常见的食物变成‘神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药企业仿佛有‘华佗再世’的神奇”可知,作者对这些养生帖是不认同的,故可首先排除C、D。“有所保留”比“不以为然”程度轻,与作者讽刺的态度不相符,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7.生态修复,摸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是基础。水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共同构成水生态系统.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机制异常复杂,经过3至5年的水生态调查分析,这种作用机制也仅能显出冰山一角。澳大利亚珊瑚“白化”死亡引发全世界生态学家的关注研究,自1914年至今,历经百年,尚难全面修复。可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调查不可或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水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
B.水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非常复杂
C.水生态修复需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调查
D.水生态修复需要依靠全世界生态学家的共同研究
7.【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态修复需要摸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接着指出水生态运行机制非常复杂,并以澳大利亚珊瑚“白化”死亡的修复困难程度进行例证,最后得出结沦——“可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凋查不可或缺”。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修复水生态,长期严谨的水生态系统跟踪调查很重要。故答案选C。
8.山西古建筑遗存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宋元之前的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顶峰之作,山西保存有全国年代最早的民居和戏台;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目录里,元代以前的311座木结构建筑中,山西南部(指山西所辖运城、临汾、长治、晋城4市和49个区县)有157座,占全国总数的50.5%。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半以上在山西南部
B.山西现存的木结构建筑在全国年代均是最早的
C.现存的全国年代最早的民居和戏台为木结构建筑
D.山西遗存28027处古代木建筑,被誉为“木建筑宝库”
8.【答案】C。解析:A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元代以前的311座木结构建筑中”,而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B项以偏概全,文段只说“山西保存有全闰年代最早的民居和戏台”,“均是”表述错误;D项偷换概念,由文段第一句可知,“28027处”是“古建筑”,不一定都是“木建筑”,且D项“木建筑宝库”前面缺少限定语“中国”。文段先说宋元之前的木结构建筑造诣很高,紧接着就说山西保存有全国最早的民居和戏台。可见这些民居和戏台是木结构建筑,C项正确。故答案为C。
9.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眼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军人的选择 B.接纳失去,直面未来
C.人生的得与失 D.成功者善于放弃
9.【答案】B。解析:A项过于笼统,没有体现文段的内容,排除。文段中的“退伍军人”并非“成功者”,D项表述与文意不符。与C项相比,B项更准确地体现了文段的主旨,“接纳失去”指的是军人不祈求上帝给他一条新的腿,“直面未来”即“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故答案选B。
10.保护环境,殊为不易。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当东部一些地方提高环境门槛招商选资的时候,中西部一些地方仍是“捡到篮里就是菜”;在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一些地方承接的是落后产能,也出现了“污染转移”。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转变发展方式步调并不一致,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对上述文段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指日可待
B.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增长
C.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D.各地区转型步调的不一致加大了环保的难度
10.【答案】D。解析:由“解决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可知,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A项与文段相悖,排除。B项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C项与文段无关,且由常识可知,其说法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