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41185553
【热点背景】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各社交媒体上疯转。这位博士生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文明的思考。
[返乡笔记经典段落]
“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青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热点预测】
对于在春节期间火爆微信朋友圈的“博士返乡笔记”,其中有关乡村社会人情的冷落与知识的无力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博士返乡笔记折射出农村转型之痛,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该博士的返乡笔记,聚焦于农村转型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着实发人深省。在返乡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农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交流愈发疏远,物欲化评价标准成为常态,知识无力等等。其实,对于这些问题而言,不管是站在什么角度审视,都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也就是说,这些现象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已经成为现代农村的真实写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怀旧。
博士返乡笔记之所以走红,原因在于他通过实实在在的文字描绘了当下农村文明的衰败,也讲述了当下农村人生活的迷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从返乡笔记里看到了金钱的攀比,看到了文化人的悲哀,于是乎我们会怀念乡村曾经的朴实,曾经的温暖。诚然,“返乡笔记”确实反映了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它们是发展带来的,也需要继续用发展来解决。任何自怨自艾、迷恋过去,实际上是在借用“乡愁”麻醉自己,逃避真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加速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红利,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很多乡村还无法从改革成果中分到足够的红利,所以继续全方位地发展乡村才是解决农村转型之痛的根本之策。
一方面要注重乡村的经济发展,如果说故乡原来真的是舒适悠闲的田园牧歌,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背井离乡去外面打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放弃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而到外面去闯荡,往往都是因为故乡不够美好,立足于乡村自身的特点,发展本土经济,继续提高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不是不尊重知识,而是崇拜务实的知识,务实性是乡村文明最大的特点,因此,对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接地气以务实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更加文明与和谐。
更多莆田公务员面试信息请关注莆田人事局